【喜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6月24日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以下简称“协和医院”)
陈莉莉教授牵头完成的
“骨性错颌畸形防治新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
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至此,协和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总数已达9项
这也是该院
自“十三五”以来
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十四五”关键之年
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
再绘新篇

陈莉莉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骨性错颌畸形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患病率高达27.9%,严重影响口颌系统功能、颜面美观及身心健康。如何实现畸形早期防、快速治、治得好,一直是全球口腔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陈莉莉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杰青/优青/重点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历经17年医工交叉持续攻关,创立畸形早期精准预防新策略、创新正畸加速新技术、创建健康轻力矫治新体系。团队首创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和个性化早期预防矫治器,实现早期预防理念与技术齐步革新,显著降低严重骨性错颌畸形发生率;研发新型微磁和多功能近红外正畸加速器,高效促进颌骨改建和牙齿移动;发明低摩擦力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精准施力健康矫治,使Ⅱ级以上牙根吸收减少50%,牙槽骨开窗/开裂降低30%,正颌手术率降低20~30%。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7个,获得国际FDA及CE认证,在19个国家的2000多家口腔诊疗机构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超过200万。

近年来,在医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医院陆续出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协和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激励政策(试行)》等政策,获批湖北省高校专利转化基地、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成功备案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5个,有组织催生科技成果转化,涌现出一批转化过千万的成果,赋能新质生产力。
今年5月,《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2023)暨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正式发布,该院位列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综合百强第五位。协和医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中心,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产教研融合,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医学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通讯员:聂文闻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1岁男子换心换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近日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
成功完成一例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继2003年中南地区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本次成功救治是该院施行的
第8例心肺联合移植
其全国的总手术实施量不过百例
2月28日,晓军(化名)向前来查房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展示自己呼吸康复训练的成果。这令董念国欣慰不已,他的思绪也被拉回一个多月前。

晓军正在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
49天前,董念国带领团队为心肺衰竭患者晓军实施心肺联合移植,7小时后,患者在捐献的心脏与双肺共同做功下,迎来重生。排斥关、感染关、营养关……经过围手术期的重重闯关,如今晓军已转入普通病房,不日将出院。继2003年中南地区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本次成功救治是我院施行的第8例心肺联合移植,其全国的总手术实施量不过百例。

董念国教授(右)带领团队为晓军进行术后检查
从1994年到2025年,由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到为1200余位心衰患者重启生命希望,董念国带领团队31年如一日,以患者为中心,以创新作答卷,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武汉治疗模式,如今该院在心脏移植数量、质量领跑全国、比肩国际,开创了心脏移植的武汉方案。
出生发现先心病
男子与“缺损”人生斗争三十年
31岁的晓军是湖北天门人。他自幼体弱多病,活动后喘得也比旁人厉害,家人带着年满周岁的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室间隔缺损,医院建议定期随访复查。一家人也寄希望于缺损会随着年龄增长自行闭合。“跑不动的时候就慢慢走。”乐观积极的晓军遇到了爱人刘丽(化名),两人一同前往广州为未来打拼,并在2015年喜诞男宝。
2020年,晓军因为体力劳动后的严重胸闷、口唇发紫等症状,紧急被送往医院,并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此时他的大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左房扩大、二三尖瓣反流,当地医院建议进行心肺移植。但因为生活拮据,夫妻二人决定先保守治疗。
“身体不知道能撑到几时,有条件的话还是想把病治好,也要给孩子留点。”从那时起,晓军为了有充足的积蓄,每天打两份工,早上8点出门、凌晨2点才能到家。2024年,在服用降肺动脉高压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后,他的症状依然进行性加重,严重发绀,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力明显下降,连走路都变得吃力。一家人便于当年10月赶往协和医院求助董念国主任。
十余位医护接力救治
助心肺衰竭男子重启生命
心像漏气的风箱,肺也变成了满是锈渍的鼓风机——经详细检查发现,晓军因未能及时进行先心病的治疗,已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目前降肺动脉压药物对他均无明显效果,且症状不断加重并出现心衰症状,符合心肺移植的手术指征。在经过全科讨论以及充分征求患者同意后,最终决定为他实施心肺移植手术。
“这个决定并不易,关关难过关关过。”董念国介绍,心肺移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患者,是一种风险极大的高难度、特大型手术。该难度极高,术前供心、供肺的保护,术中气管吻合等精密操作,术后心、肺的抗感染、抗排斥管理、心肺康复训练、营养供给等,都容不得丝毫马虎。
1月11日凌晨6点,董念国团队接到通知,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匹配到了合适的供体。医院立即派出“护心团队”奔赴医院。
10点40,供体心肺完成获取和评估,同步协和医院手术室内,董念国教授带领杜心灵教授、苏伟教授、王国华教授、王思桦教授和麻醉科武庆平主任以及体外李平教授等二十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移植团队,已为患者进行开胸准备。

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进行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11点36分,供体心肺到达医院手术室,开始转流。专家们屏息凝神,迅速建立体外循环,精准切除病变心脏和肺部,并精细修剪,随后植入供心和双侧供肺,并精雕细琢,吻合气管和血管。
13点42 分,心肺植入完毕,心脏复跳。
14点52分,脱离体外循环,移植心肺开始独立工作。
17点40分,随着最后一根手术线缝密伤口,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晓军在张菁副教授团队的精心护理和妻子的悉心陪伴下,度过了感染、排斥、营养等多重考验,并积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现已转入普通病房,不日将出院。

晓军恢复良好,可以稳健步行
此次心肺联合移植手术难点重重,不论是纵隔神经的处理,还是突破凝血难点、缺氧问题,每一个步骤都凝练了董念国团队的多年手术经验。七个小时,二十余位医护齐心救治、一气呵成。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董念国教授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奇迹!”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介绍,协和医院独创“边缘供心”理论、改进供心保护方法,优化评估、辅助、抗排策略,以一套系统的心脏移植技术体系,为患者个性化设计术式,不断提升手术成功率。
目前,协和医院完成心脏移植1200余例,其中儿童心脏移植突破200例,已成为全国实施儿童心脏移植例数最多、质量最优的医疗机构,心脏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达89.1%。从心脏移植到心肝联合移植、心肾联合移植,再到心肺联合移植,董念国团队致力于将心脏移植的武汉方案、协和方案,惠及更多以心衰患者为主的多器官衰竭患者,为他们提供多器官移植“最优解”。

协和医院夏家红院长
“我们的手术刀有两个刻度:国际技术标尺与百姓生命温度。”协和医院夏家红院长表示,作为扎根湖北历史最悠久的委属委管大型公立医院,医院始终以服务人民健康为根本宗旨,将公益使命放在突出位置上,不断勇攀医学高峰,实现一个又一个0到1的突破。此次心肺联合移植技术是该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第八例,更是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不断书写心脏移植“武汉方案”的生动实践。
“再高端的医学最终都要服务百姓,再顶尖的医者归根结底要俯下身子服务患者,”夏家红表示,从受体精准评估新方法、到供心保护新技术、再到复杂移植新术式,最后到术后抗排新策略,都是专家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和实践而来,更是为了让每个患者能够拥有更优的生存长度和质量。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通讯员:聂文闻 彭锦弦 熊婉婷
摄影:刘坤维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问答
武汉同济和武汉协和有什么区别?
两家医院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在隶属关系上相当于平辈兄弟。武汉协和医院在武汉创办,一百多年一直在汉行医。武汉同济医院成立于上海,是同...
同济和协和归华中科技大学管吗?
同济和协和不归华中科技大学管!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10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任...
协和,同济,都是华科的?
您好,是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是武汉市实力最强的医院,在各大医院榜单中常年位居前10。在医学界不仅仅有医学四大天团,其实还有“中同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有什么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的两家医院最为著名,全称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武汉同济和协和为啥要合并?
两家医院。协和是附一,同济是附二。同济是同济医上海带过来的。协和是武汉本土的,当年是武大医学院的。合并后武汉医学院,再后来同济医学院。两家医院。协和...
武汉同济医院是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同济医院本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在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已经很牛了,中南军政委员会为提升中南地区的医疗水平请示政务院批准才将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有事业编制吗?
肯定的啊!武汉同济医院它本来就是一座事业性编制的事业单位。而其中很多(绝大多数)的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他们都是具备事业单位编制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医院是三甲吗?
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深圳市第四家三级甲等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也是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也叫南山医院,于2009年9月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