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博罗长宁人居环境整治不停歇
为助力巩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近日,博罗县长宁镇团委“青”字号队伍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品牌活动,在全镇广大学生和家长中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热潮。

3月15日至3月17日,长宁镇团委联合镇农业农村办、罗浮中学、博闻志愿者协会、长宁各村和村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美丽新农村”品牌系列宣传活动,用摊位设点、派发倡议书及由学生设计的环保手抄报、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活动,为人居环境整治注入青春力量。

“大哥您好,我们在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这是我们赠送给您的纸巾盒和门前三包倡议书,请您积极响应做好门前三包,不乱丢纸屑和垃圾,自觉保持门前屋后干净整洁。”在长宁镇现代中心城前,青年志愿者正摆摊设点宣传,为村民普及门前三包知识,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保洁。

学生们、驻村干部和志愿者们也走村入户,面对面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知识,发放门前“三包”倡议书,对群众的疑问耐心进行讲解。
在长宁镇团委的组织下,中小学生动手制作以“小手拉大手 共建美丽新农村”为主题的手抄报,并向村民展示,用生动的手抄报软文化感染带动村民,做好环境卫生保护,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软实力战。

“同学们,今天家庭环境卫生清洁作业你们完成了吗?”在学校的号召下、家长的监督下,各中、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自己家里的卫生清洁家务中,打扫卫生,集中火力开展人居环境清洁活动,整治脏乱。学生放学打扫门前屋后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大家齐动手,以“小家“带动“大家”,带动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当中,实实在在的改善门前屋后人居环境。
线上宣传也没有落下。长宁镇以学校、年级为纵横网格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信直接快速覆盖到长宁镇多个家庭,呼吁带动全民树立爱护人居环境的理念。
依靠青年志愿者的力量,长宁正广泛凝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共识,带动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记者】廖钰娴
【通讯员】蒋美琴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文明校园巡礼】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以内涵发展铸就高品质文明校园
东北网4月21日讯(记者 霍枭涵) 多年来,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始终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工作重点,按照文明校园“六好”创建标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创建与巩固并重的原则,以“文明校园”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了学校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学校品质内在美和谐发展,塑造了一个文雅清新、设施齐备、布局合理、富于特色的人文环境。

家长开放日活动。

劳动基地植物园采摘樱桃。
明确目标、高度熔铸,文明校园品牌亮剑
敢想敢做的立新人凭着一股“明知山有虎,偏身虎山行”的亮剑精神,将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写进了学校的发展目标,熔铸进了立新全面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文明校园标准”和“文明校园评价细则”为行动指南,将评价标准化整为零。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熔铸良好领导班子;以做好“六个加强”为策略,落实思想道德教育;以多元开发为主渠道,打造特色活动阵地;以提升师德师能为目标,建设德艺双馨教师队伍;以立新精神为引领,凝聚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以资金投入为保障,建设高品质校园环境。“化彼标准为我目标”,全校联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创建新格局。
学校坚持将师德、师能两个方面的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一,树立人格魅力,固本塑形。坚持开展“强师德、正师风、塑形象”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和“运动健身、活动健心”双运动模式,实现高尚人格与阳光心态的双赢。其二,提升学识魅力,优己强校。连续开展青年教师“新芽杯”课堂教学竞赛,让新入职的教师展露风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课,不断推出快速发展的骨干教师;全力打造精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团队,让音体美等专业教师抱团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之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阵地活动之劳动技能训练课包饺子。
紧盯目标,精准推进,文明校园品质保障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坚持品质学校建设。该校冲破应试教育转型难题,发展校本课程,扛起素质教育大旗;坚守课堂改革阵地,推出名师、涌现名生,夯实区域名校地位;着力“劳动育人”特色发展,跻身全国特色学校。该校的劳动教育办学特色已传承发展了近60年,一批批“立新学子”都是在劳动教育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参与劳动实践成为了他们成长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影响最为深远的事情。2012年开始学校投入到了“新劳动教育”的研究之中,2015年借助教育部“领航工程”这一高位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新劳动教育”理论,将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推向崭新阶段。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坚持核心价值观培养。学校加强大型主题活动开展力度,持续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小学生守则》学习践行活动、建设“文明学生”队伍系列活动、明德守礼“六个一”实施活动等,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尊师爱幼,孝老爱亲感恩活动,将社会实践纳入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工厂、军营、高校等地参观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文明守纪、诚信友善、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国家策略能真正根植于学生内心,学校开展了“我眼中的一带一路”主题学习活动,学生收集整理“一带一路”资料,通过晨读午说、办手抄报、写征文、上少先队活动课等形式开展学习交流,学生在亲身参与策划、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最终凝结成的“一带一路童心唱”千人文艺汇演,更是艺术与政治的完美合一,演出实况在新华社网站发布,不到一天点击量破百万,是立新在思想道德建设、人文品质提升上攻克育人难点的精彩一笔。
坚持社会、家庭多元联动。学校组建了“三级家长委员会”机构,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聘请有专长的家长担任社团活动辅导员,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带入家庭、社会,培育出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阵地活动之艺术社团。

自我服务技能大比武。
实现目标,特色占位,文明校园创新突破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将显性阵地与隐性阵地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平面宣传阵地、网络阵地,打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平台;开设艺术类、体育类、综合类、劳动技能类社团42种,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扩展校外志愿者服务阵地,培养志愿者服务精神;施行队干部自治管理,梯队式培养小广播员、小解说员、小主持人,围绕核心价值观、美德教育、多彩活动等内容夯实阵地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学校发展特色,突出文明校园创新点。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育,为立新的高位起跳递出了一张名片。教育部首批名校长领航工程“隋桂凤校长工作室”落户立新,面向全国首发“新劳动教育”理论,吸引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知名校长来校调研、参观,立新内涵发展不断拔节,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阵地活动之劳动基地实践体验。
学校培育文化,激活文明校园生命力。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以“打好人生底色”为办学理念,坚持“我行故我行”之校训,在“亦师亦友,求实求新”的教风和“博闻博览,善学善思”的学风的浸染下,形成了“自治、逸美、焕新”的校风,凝聚立新精神,培育校园文化,让立新的百年积淀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坚实基础。
相关问答
小学四年级手抄小报_作业帮
[回答]数学手抄小报与数学教学多年来,我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办数学手抄小报的尝试,将数学教学与办报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