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户籍人口仅7000人的小镇,却有3万多人侨居国外
原标题:一座户籍人口仅七千人的滇西小镇,却有三万多人侨居国外——
大山深处有侨乡(边城见闻)

开栏的话
周边是中国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史是一部生动的文明交流互鉴史,蕴含着“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深厚情谊,在新时代不断展现新的气象与活力。
本报今起推出“边城见闻”专栏,通过实地采访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的地市州盟,讲述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经贸往来等故事,见证中国与周边国家亲诚惠容行大道、命运与共开新篇的实践。

和顺图书馆外观。
人民网记者庄志斌摄

尹宪章在家中翻阅老照片。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尹家“花大门”门楼。
人民网记者庄志斌摄

图片来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云S(2023)46号

和顺古镇风景。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位于和顺古镇的李继东家。
本报记者 侯露露摄
和顺古镇远景。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说起大山深处,人们往往联想到“偏僻”“封闭”的意涵,何况是在中国大西南的横断山脉深处。
但云南保山市的边陲小镇和顺,情况却恰恰相反。这里户籍人口仅7000人,却有3万多侨胞生活在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西南第一侨乡”。
记者来到这一滇西小镇,感受到一种非同寻常的文化氛围。这里曾是各国商贾云集的重要驿站,西南丝绸之路穿越于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顺人靠着骡驮马运,将商号开到海外,又驮回四海风物,驮回科技文化和开放思想,驮回一个璀璨生辉的丝路侨乡。
昔日走夷方,今日看开放
和顺隶属云南腾冲,古称“阳温暾”。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川湘等地将士远道而来,设卫分屯戍守边疆,“三分差操,七分耕种”,逐渐生根繁衍。据说他们抵达这块西南边地时恰逢冬日,阳光洒在坝子上,一片温暖,故名之“阳温暾”。后因三合河绕村而过,更名为“河顺乡”。此后又取“士和民顺”之意,改名“和顺乡”。
“吾乡中/天地小/而且薄瘦,不得已/为家贫/不得不走,
办棉花/买珠宝/回家销售,此乃是/吾乡人/衣食计谋……”
退休后,李继东喜欢在家带着小孙女读这首《阳温暾小引》。他是土生土长的和顺文化人,最大的爱好是研究和顺、腾冲的历史,曾参与编写《腾冲史话》等多本著作。
和顺西北是物产丰富、出产宝石琥珀的缅甸。“随着人口不断繁衍,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和顺人开始前往缅甸、印度等周边国家经商。”李继东说,《阳温暾小引》正是一部当时滇西人到缅甸等国经商——和顺人称为“走夷方”的指南。
和顺所处的腾冲(古称“腾越”)地区一直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驮着蜀布、丝绸、漆器的商队从川蜀地区进入云南,沿滇西方向翻越高黎贡山后,西出腾越,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等国——这条道路又被称为“蜀身毒道”(印度古称“身毒”),也就是西南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骡驮马运,无数物资在这条古道上流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1年所著《马帮旅行》中,曾记述过他眼中的滇西古道。书中提及他在从大理往腾冲途中,遇到许多马帮。马帮首领“骑一匹精力旺盛的小马驹,头戴一顶软皮帽,帽檐上插着一根雉鸡毛,好一副豪侠气概”。
一组数据印证了斯诺的描述。20世纪初,每天有1万多匹骡马、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流动;和顺人创办的近百家商号中有60多家跨国商号,分支机构遍设国内各大商埠和南亚、东南亚等地。“内地的丝绸、农特产品销往缅甸,欧洲的‘洋货’,缅甸的棉花、翡翠销往中国。”李继东说。
时至今日,在缅甸、泰国的不少地方,还能看到和顺人创办的老商号、工厂、医院、学校等遗存。改革开放后,更有源源不断的物资流通与人员往来。商贸兴盛、文化交融,腾冲仍是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桥梁之一。
文化包容形成和顺之美,文明交流带来智慧之光
走进和顺,只见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用火山石铺筑的小巷纵横交错。和顺现存百余间古老民居,不少是从乾隆年间开始修建,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民居建筑群。
尹家“花大门”就位于其间。“花大门”得名于其美丽繁复的门楼设计。房主尹宪章老先生今年80岁,他带我们参观家中陈设:客厅墙上挂着意大利的挂钟,房间一角摆放着英国的缝纫机,阳台的铁质栏杆也来自英国,柜子里还有来自德国的煤气炉。
“我小时总是看到祖父用这个煤气炉烧水喝茶。”尹宪章幼时跟随父亲在缅甸生活,他的祖父当年到缅甸从做小本生意起家,后与同乡共同创办“宝盛和”商号,几代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回乡建起三层大宅。
和顺人有句顺口溜:“罗马的钟,英国的门,捷克的灯罩,德国的盆”。一屋装下四海风物,这些“走夷方”的和顺人用辛劳所得买回家乡的“西洋货”,也是中外交往给和顺留下的深深烙印。建筑、饮食、语言、服饰……“中西合璧”的生活是和顺人的日常,也是文化包容、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当年“走出去”的和顺人,还“带回来”许多先进技术和理念。携带铅印机、石印机回国,开设印刷局;捐资创办华侨中学——益群中学;为打破瑞典、日本的火柴垄断,建起中国人自己的火柴厂……
走进和顺图书馆的藏书室,一本本发黄的图书仿佛把人带回历史深处。“走出国门的和顺人看到了世界的发展,越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自发捐款在家乡建起图书馆。”和顺图书馆馆长寸宇说。
图书馆建立后的数年间,和顺一直是腾冲乃至邻近各县抗日新闻的发布中心和宣传中心。为了满足和顺人“看世界”的需要,图书馆还办起报纸,从简单的电讯到《腾越日报》,不少新闻是由当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收音机收听后“漏夜刻印”。
《腾越日报》的创办者李生庄,曾担任和顺图书馆第二任馆长。他的弟弟,就是著有《大众哲学》的艾思奇。兄弟二人的成就与侨乡的浓厚文化氛围分不开。“和顺人天然具有国际视野。”寸宇说,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给了和顺人更广阔的视野,这视野又带着一代代和顺人走出家乡、走向世界。
促进更多经贸合作,培养更多文化使者
如今,在“花大门”老宅里,尹宪章的儿子尹沧鼎开起了民宿,“这些年,政府鼓励发展旅游业,我们把老房子重新维修、进行现代化改造后开门迎客,生意很不错。”
“酒店非常漂亮,主人的家族已在这座房子里生活了近两个世纪。”一位在“花大门”民宿住了两晚的荷兰游客在旅行网站留下这样的点评。这座老房子改造的民宿在旅行网站上拥有4.7的高评分。
“跟祖辈比起来,和顺人如今的生活好了,不再因为穷而‘走夷方’。年轻人如今走出去,是为了见识更大的世界。”尹沧鼎给我们看家中族谱,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家族,如今在海外生活着近百人。逢族中大事,海外的家人会回到和顺。
和顺图书馆里,《和顺乡》摆在一层的展示桌上。这份杂志有着近百年历史,如今仍在继续出版,每当新一期杂志出版,工作人员都会给海外侨胞寄去许多本。
李祖清是《和顺乡》的忠实读者,也是作者之一。作为出生在缅甸曼德勒市的第三代华人,李祖清人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促进中缅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上——创办缅甸曼德勒福庆学校,开设缅甸第一家孔子课堂,还在缅甸五个省两个邦开设56个汉语教学点,面向社会招生,学生人数达到5000余名。
《和顺乡》“海外乡音”栏目经常刊登李祖清的文章,比如《缅华教育新使命》一文,谈及要培养精通中缅文化的桥梁使者,“人文交流必须双向化,让缅甸人了解中国,也要让中国人了解缅甸,这是我们在缅华人的职责,更是使命!”
世界腾冲,天下和顺。如今,和顺所在的腾冲境内有国家一级口岸猴桥口岸,以及滇滩、自治、胆扎3条省级边境通道,这里依然是中国与周边地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沿。
在和顺西北约70公里的猴桥口岸,记者看到满载的货车往来不断,将缅甸的香蕉、西瓜等新鲜水果出口至中国,也将中国产的百货、建材等运往缅甸。从猴桥口岸至缅甸密支那市的二级公路完成提级改建后,200公里路程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约3小时,物资、人员往来将更加便捷。
古道蜿蜒,骡铃声远。从穿越崇山峻岭的骡驮马运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顺古镇书写了一部跨越数百年的中外文明对话史。当夕阳为和顺图书馆的飞檐镀上金边,马帮歌会的旋律与缅甸民谣在巷陌交织,这座大山深处的侨乡仍在书写新的文化交流篇章。
(本报记者朱思雄、张远南、刘玲玲、李茂颖参与采写)
链接·云南保山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上通道枢纽,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区,境内腾冲市为云南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发祥地之一。
保山也是全国的重点侨乡之一,是云南省在海外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目前,保山全市常住人口为240多万人,而保山籍海外华侨华人就有50.4万人,分布在缅甸、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保山侨务工作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广泛联系海外侨胞,通过举办侨胞联谊座谈会、慰问演出、“侨爱心·光明行”等活动,凝聚侨心、增进情谊,扩大侨乡影响力。
贵在观念开放(记者札记)
刘玲玲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观念的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
滇西的边陲小镇和顺位于大山深处,这里成为“西南第一侨乡”,离不开一代一代和顺人敢于“向外看”“走夷方”。马帮铃声中传来异域语言的回响,宗祠匾额旁悬挂起南洋风情的窗棂,马背上驮回的“西洋货”摆进“三坊一照壁”的院落……和顺人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通道,培育了开放的眼界和包容的胸襟。
正是这种眼界与胸襟,千百年来形成了和顺以开放、包容为特征的品格,驱动和顺人走出家乡、走向世界,走出了“天下和顺”。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却有3万多侨胞生活在世界各地。
处“内陆”而不“内敛”,居“深处”亦可“深远”。和顺所反映的,是日益融入14亿多中国人民血液的开放观念。开放的中国,将继续做世界文化交流的“会客厅”,全球合作的“连接器”。
(来源:人民日报)
听民营经济发展脉动丨“智造”赋能 民营企业加快提升含“新”量
视频加载中...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开年以来,锚定创新发展,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加快提升含“新”量,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2月26日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焊装厂拍摄的自动化焊接线。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产品“革新” 加强研发力度
在渭南科赛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正在调试设备。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印刷包装机械控制领域25年,30多个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正不断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新推出的印刷机电脑套色控制系统,以性能稳定可靠、辨色能力强等特点,受到了行业内普遍青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杨仓顺说,“我们每年研发投入大概在500多万元,占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

2024年10月23日,技术人员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的渭南科赛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另一家位于潼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在研发方向上,企业紧跟国际新材料发展趋势,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聚焦于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重点领域。目前公司共有12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含6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行政总监涂来喜表示,企业的生命线就是研发。他们计划2025年在2024年基础上,在研发经费上要增加15%以上,力争每年都有新产品。

产线“焕新” 升级传统赛道
在经济大省江苏省,不少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在智能装备、新材料、光电显示等多领域加速发展。记者走进淮安市盱眙县的一家民营企业,这里正在打造智能化工厂,通过数字化管控平台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江苏宇狮薄膜科技有限公司集团人资行政总监阳树林告诉记者,公司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所有的生产、工艺包括下单,都可以一键启动。“我们一直是倡导不断地创新。”阳树林说。

3月8日,在位于江苏盱眙的江苏宇狮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新华社发(邵光明摄)
近年来,当地加大对科技创新主体引培。一些企业还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鼓励员工参与研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赵进说,公司非常重视产品创新,为此也特地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新产品的导入,到量产品的升级改造,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对产品可靠性的提升和性能指标的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3月8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江苏盱眙的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室监测生产流程。新华社发(王俊荣摄)
在纺织业大省福建省,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纺织业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
在福清市一家化纤纺织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通过大屏实时呈现。福建新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经理陈文娟说,他们将不断开展产品自主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研发体系的建立与研发项目落地,持续推进数据化和绿色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创新,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福建省新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智能化废水过滤系统。新华社发(郭圻 摄)
数据显示,2024年,福建省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全省工业企业关键业务全面数字化占比达70.7%,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5.6%。福建福州市长乐区工信局总工程师王利琴表示,长乐区鼓励企业进行智转数改,促进这些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水平。“我们进行专精特新培育,完善创新型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直到国家‘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王利琴说。

图为长乐区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新华社发(陈旺 摄)
产业“拓新” 开辟新兴赛道
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从游戏IP到脑机接口,民营企业持续布局产业新赛道,不断拓展产业新天地,激活巨大的新增市场潜力。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演示智能手臂(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近日,中国机器人民营企业“智元机器人”发布了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灵犀X2,引发网友围观。记者走进“智元机器人”数采中心和量产工厂,看到机器人们正在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在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数采中心,数据采集员“教”机器人擦桌子。(新华社记者龚雯 摄)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说,现在的这些机器人都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它背后是由这种人工智能的算法,通过模拟学习、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让它形成这种自主作业的高级人工智能。目前,智元人形机器人A2的年产能达数千台,订单还在不断增长。

2月24日,湖北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调试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杜子璇 摄
“智造”赋能,“新”潮涌动。春天里,“智造”浪潮下,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3月11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开通的示范运营专线出租车行驶在广州塔附近道路上。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记者:郭圻、陈旺
配音:胡函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问答
【什么数是阳数和阴数】作业帮
[最佳回答]古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也就是说1和其它奇数是阳数,2和其它偶数是阴数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是什么意思?
古代奇数为吉,道教中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九是奇数中最大的,也就是极阳之数....古代奇数为吉,道教中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九是奇数中最大的,也就是...
【为什么单数是表示阳,双数是表示阴】作业帮
[最佳回答]这得从伏羲画天地卦说起,太极之时天地本无阴阳之分,太极分两仪后就有了阴阳,清气上而为天定为阳,浊气沉而为地为阴,阳画一横,阴画二横,所以阳数一横...
什么是阳码?
阳码(阳号):规定把1,2,5,8,9列为阳码。阴码(阴号):规定把3,4,6,7,0列为阴码。阴阳码就是,奇数13579为阳,偶数2468为阴0则在五行补充:......
2013年十二生肖个代表的数字是什?-懂得
数字中,单数代表阳,双数代表阴:1、6代表水,2、7是火,3、8代表木,5、0是土,4、9是金2013年十二生肖个代表的数字是什么。。。是12的,希望能帮到您,...
太原目前新冠感染率到底有多高?-幸福里问答
太原目前为止估计有90%都阳了,据统计家里人口越多阳的越早,单身的人员阳的机率很低,目前没有阳的几乎都是单身人员太原目前为止估计有90%都阳了,据...
疫情期间,如果居家一直没有接触“阳”,会有可能感染上新冠...
幸福里为您提供"疫情期间,如果居家一直没有接触“阳”,会有可能感染上新冠吗?"的专业解答,收集各类观点,以更多视角为您解答疑惑,咨询更多房产问题,来幸福里问...
气虚内热怎么办_千问健康
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
“时”、“代”、“阳”、“光”分别表示4个数字,请指出它们...
[最佳回答]光=[(时+代+阳+光)-(时+代+阳-光)]÷2=2.5(时+代-阳+光)+(时-代+阳+光)=2时+2光=13时=4时+代+阳-光+时+代-阳+光=8+2代=10代=1时+代-阳+光=...
自测抗原,出现两个红杠,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我孩子是星期六晚上十点二十回家,然后对我说,明天早上不要去学校了,明天上午的课不上了。啥⊙∀⊙?我没听明白啥意思。孩子说:因为中午核酸检测十人一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