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千亿市值跌落神坛 华大基因因遗传资源外泄遭科技部处罚

用户投稿 11 0

千亿市值跌落神坛 华大基因因遗传资源外泄遭科技部处罚

近日,科技部官网最新更新6条处罚信息,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多家单位涉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为科技部首度公开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行政处罚。华大基因方面回应称,公司在2015年收到该行政处罚后高度重视此事,并第一时间快速推进了整改工作。除了与国外机构合作规范性需要整改,华大基因近期核心高管的减持更是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分析认为,华大基因上市以来喋喋不休,前段时间的负面消息缠身,以及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也让股价存下行压力。

华大基因因遗传资源外泄遭科技部处罚

华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千亿市值跌落神坛 华大基因因遗传资源外泄遭科技部处罚

2018年10月25日上午,科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证实,24日,科技部首次公开相关罚单。相关案件的部分细节在处罚决定书中被披露。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遗传资源实行申报登记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

相关处罚决定书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发现,华大基因(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此外,《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凡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须由中方合作单位办理报批手续。申请单位按隶属关系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

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发现,华大基因和上海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

华大基因方面回应称,公司在2015年收到该行政处罚后高度重视此事,并第一时间快速推进了整改工作,对相关合作的资质要求、合作流程、效果评价均进行了重新规范和全面整改。

上述人士表示,经对核查、现场验收后,科技部已批准公司恢复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工作。华大基因表示,公司将秉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一贯要求,审慎开展相关国际合作工作。

2015年9月7日,科技部作出处罚决定,要求华山医院及华大基因立即停止前述研究工作;销毁前述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遗传资源材料及相关研究数据;停止华山医院和华大基因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进行整改。

华大基因高管离职、减持

除了与国外机构合作规范性需要整改,华大基因近期核心高管的减持更是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据华大基因10月1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深圳前海华大基因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大投资)计划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00.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

该公告发布后,在减持计划加上A股惯性杀跌的背景下,华大基因由鼎盛时期的百元股价腰斩,那么,华大基因是否跌出了投资价值呢?减持的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方面是所谓的减持计划,另外一方面,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建等人纷纷宣布自7月起未来6个月内,以不高于120元/股的价格增持,计划增持金额累计不低于1.5亿元。

减持的同时又同步增持,华大基因减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次减持的大股东华大投资,虽然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但华大投资的最大股东王俊是华大基因的前CEO,并且还是华大基因的董事,最近刚辞去董事职务,他应该最清楚华大基因的基本面。

王俊在华大投资的初始出资额为2685.60万元,对应持有华大投资53.7932%的股权,而华大投资持有华大基因6691.51万股,占总股本的16.72%。简单换算以后,可知华大投资持有华大基因的每股成本仅为0.75元,扣除2018年两次现金分红累计0.5元,实际持股成本只有0.25元。

当然,持股成本再低也是想卖高价的。现在50元一线也卖,而且卖的数量还不少,基本上是要顶格到减持新规的上限了,如果全部是竞价交易减持,6个月内只能减持2%,现在减持3%,是因为夹杂着大宗交易。这说明减持的心情还是比较迫切的。

业绩增长乏力股价下行存压

回顾上市之初2017年11月14日,华大基因上市满4个月,股价攀至最高峰260.58元/股,但是此后一路震荡下行,11个月左右的时间股价跌至不足50元/股,跌去逾八成。

在业内来看,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除了有A股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外,前段时间的负面消息缠身,以及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也让股价存下行压力。

就在近期,华大基因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15亿~3.3亿元之间,同比增幅为0.82%~5.63%。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变化-11.63%~0.73%。这意味着第三季度净利润存在同比下滑的可能。

华大基因解释第三季度业绩情况时称,主要原因系公司在试剂盒报证和产品的临床试验项目加大了研发投入。

(责任编辑:李春晖)

华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千亿市值跌落神坛 华大基因因遗传资源外泄遭科技部处罚

动辄“细思极恐”!华大基因诉自媒体侵权案判决引关注

来源:法制日报

一篇名为《华大基因被罚!14万孕妇基因组已流到国外,细思极恐!》(以下简称“细思极恐”一文)的自媒体文章曾被网友广泛关注。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此文侵犯相关企业名誉权。

此案宣判后,再次引发舆论对自媒体文章侵权现象的讨论。有业内人士认为,真正让网友“细思极恐”的是,在自媒体依然呈现大发展趋势的当下,其侵权行为已然成为网络空间挥之不去的阴影。

侵权行为屡屡发生

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2018年10月,国内权威媒体报道称,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进行了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构。

其后不久,某微信公众号经营者通过其公众号及微博发布“细思极恐”一文,后又发布文章《华大基因,我不是谣言自媒体》(以下简称“华大基因”一文)。

对此,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称,其并未将14万基因数据泄露至任何境外机构;华大科技公司受科技部行政处罚一事发生在2015年,且已整改完毕,而被告发表的文章混淆相关事实,误导公众产生错误认识,即原告因泄露14万基因数据而遭到科技部处罚;公众受被告误导后,在文末评论区的留言也系被告侵犯两原告的名誉权。因认为这篇文章侵犯其名誉权,遂将某微信公众号经营者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细思极恐”一文的标题及部分文章内容及相关文章“华大基因”一文部分内容有误导公众,认为两原告将基因检测数据非法泄露到国外的情况,被告将其发布在互联网上,使得两原告的社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名誉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侵害,应当认定被告发表的“细思极恐”一文及“华大基因”一文构成了对两原告名誉的侵权。

近年来,自媒体侵权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其中,较受关注的一起便是知名企业家王健林诉某自媒体侵权的诉讼。最终,法院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判令被告向原告致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公证费。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认为,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自媒体侵权案例。在这起案件中,涉案自媒体不仅侵害相关人的名誉权,还侵害了姓名权、肖像权。“此外,自媒体侵权还可能涉及隐私权、著作权等。”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也认为,自媒体作为新兴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对其监管尚未形成完善的流程,因此自媒体时常涉嫌侵权。除了侵犯名誉权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侵犯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另外肖像权也是自媒体侵权的重灾区。

利益驱使追逐热点

唯流量论甚嚣尘上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媒体侵权现象屡屡发生?

郑宁认为,自媒体侵权现象之所以高发,主要有三个原因:自媒体多以盈利为目的,在流量经济时代,侵权是一种成本较低且又能吸引眼球,带来经济效益的方式;一些自媒体法律意识淡薄,对他人的人格权、知识产权缺乏必要的尊重;侵权赔偿数额相对较低,导致维权成本高、收益低。

王艳辉认为,因为自媒体的门槛较低,缺乏传统媒体严格的采编体系及规范,其中不乏一些因为缺少基本法律知识而“无心”的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往往不具有主观故意,仅因为对某些文章、图片或者音乐、视频感兴趣而发表在自媒体中,这一类自媒体一般也不具备盈利性质,因此造成的侵权后果也相对轻微。

另外一类则属于以流量换取收益的自媒体账户,这类账户需要爆点、话题来增长浏览量,因此往往主观上存在故意,通过复制、转载一些热门文章,或者发布热门图片等吸引流量,更有甚者,通过一些恶搞经典来制造噱头,这类侵权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被利益驱使。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不少社会热点事件成为自媒体追逐对象。“如果自媒体发布的内容涉及科技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时,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往往会采用复制、转载专家文章的方式,这样很可能就会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王艳辉说。

在王艳辉看来,自媒体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厘清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建立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在需要使用他人的作品时能够通过合法渠道取得授权以保证自己发布内容的合法性。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针对科技领域的专业性传播这一问题,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专家意见,杜绝盲目夸大或者恶意贬低,反对“标题党”。

引导规范迫在眉睫

侵权成本亟待提高

不管是无心之失还是恶意为之,对自媒体进行引导、规范已经迫在眉睫。

郑宁认为,面对日益严重的侵权问题,国家将陆续出台举措进行监管。如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共同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剑网2019”等专项行动。

“针对洗稿、抄袭等网络侵权行为,内容平台也开始了各种积极尝试。腾讯旗下重要的一站式内容创作运营平台企鹅号,就结合自身优势率先为行业带来很多可借鉴的案例。比如,通过发布报告《创作者生存指南之维权篇》,找出行业维权的核心痛点,以及呼吁行业共同维护版权。”郑宁说,具体而言,对自媒体的规制应当从以下几点考虑: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预防和惩治侵权;提高侵权成本,从司法角度加大侵权赔偿力度;加强行业协会自律。

王艳辉建议,相关部门首先应当结合自媒体发展的形式制定符合自媒体特点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维护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于违法、侵权的现象严厉打击,绝不手软;最后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官方组织的自媒体账户,加大积极正面舆论的引导力度。同时,对于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账户,应当赋予一定的社会责任,既然通过自媒体的方式赚取了大量利润,那么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作出表率。(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姜珊)

相关问答

怎么看待华大基因的事?

应该客观理智的看待华大基因的事。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早期的各种尝试和混乱,但是完全靠忽悠和欺骗的企业是做不大的,能够做大的企业都有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技...

eda公司排名?

1、爱建集团: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2.08%,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16年的10.23%,最高为2019年的12.95%。间接参股华大九天,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

华大家园小区卫生环境到底如何?看中了这边的一套房子,但是总觉得环境有点乱乱的,想问下平常有保洁打扫吗?

在这里住了五年,小区绿化环境不错,物业管理这块60分及格,平时有保洁打扫,这里入住率不高,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和部分租户,入住率40%左右,附近商圈还...在...

福州华大it学院是个什么学校?

福州华大it学院属于福州仓山区华大计算机职业学校旗下IT学院。它秉承“教育改变生活”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并重的原则,一直致力于培养中...

福州华大IT学院什么时候开学?我想去看看校园环境?

现在都大力推广各地学校学院还是高校开学,2020.5月份初就已经开学了,有业务相关的可以去实地考察了!现在都大力推广各地学校学院还是高校开学,2020.5月份初就...

基因库和华大基因之间到底是什么样关系-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6月27日,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对于天涯论坛用户“独狐九剑王德明”的举报做出回应,称其行为属恶意诋毁。双方之间的举报与回应最早于5月18日浮...

黄冈华大天童幼儿园是公立吗?

私立私立。名湖豪庭黄冈华大天童幼儿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是一所私立学校。黄冈华大天童幼儿园幼儿园的标准,是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的办学环境、国际...

谁有去过佛山华大IT学院,那里感觉怎样?我周日打算过去看看?

哦!!!你说的是那所在张槎路口的吗?我们经常在这边下车就能看到这个牌匾,每天都有好多学生在这里上学,哎!我才20岁看到他们还在读书学技艺,我也想去了!哦!!!...

环境保护局实验室规划与装修设计公司

实验台/净化/、肇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废气处理一站式服务。是深圳最大的品牌实验室家具/,检测行业提供实验室规划设计/、陆丰市环境保护局.为医疗卫...

伦理学就业前景怎么样?薪资待遇高吗?申请方

[回答]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治理加速渗透的当下,伦理学家正成为科技巨头与金融集团的「战略武器」。本文用14组真实数据揭开这个冷门学科的爆发式增长密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