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纽科技董事长翟曙春:收购Samton是尽调五个月的抉择 要做细分行业头部企业
本报记者 王丽新
上市仅半年,国内企业级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领先企业新纽科技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启动收购Samton(Cayman)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尚通科技”);二是与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基础软件”)及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鲲振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新纽人工智能一体机”与鲲鹏处理器深度绑定,加速市场推广;三是与工银科技在RPA+AI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三大动作引发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8月初,有读者致电《证券日报》,想深度了解新纽科技,但技术出身的新纽科技实际控制人翟曙春却较为低调,极少出现在媒体视野中。经过多番沟通,9月中旬,《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了新纽科技旗下唯一经营主体北京新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新纽)位于北京海淀区的总部,与翟曙春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上市之后,公司一直按照招股书披露的战略规划向前推进,上半年的几个动作都是为了建立一个生态。”翟曙春说,募投的钱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研发上,为未来布局,新纽(科技)要做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
收购尚通科技的四大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新纽科技旗下的北京新纽成立于2011年8月,翟曙春于2016年12月收购北京新纽的全部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2021年初新纽科技赴港IPO后,翟曙春作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40.95%的股权。自翟曙春接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数字化建设服务,形成了在金融、医疗产业的信息化服务优势。
上市半年多以后,8月15日,新纽科技发布公告称,将以最高4.8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尚通科技100%股权。这在业界引发了很大关注。不少投资者在问,新纽科技这个资本市场新兵,到底在如何排兵布阵?
在新纽科技董事长翟曙春看来,选择收购尚通科技有四个主要因素,一是产品层面,通过将公司现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型解决方案与尚通科技的语音识别、互动式语音应答、在5G下的应用场景微服务技术以及SaaS平台等相融合,可以增加公司现有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并增强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可靠性更强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二是市场层面,尚通科技为约15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其中金融相关行业企业用户1000多家,医疗相关行业企业用户3000多家,公司一方面向尚通科技带来的金融及医疗行业用户推广现有解决方案产品,同时通过整合尚通科技的SaaS平台与公司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及20项通用软件产品的方式,为大量通用行业企业进一步实现企业流程、账户、员工、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的数字化全景呈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赋能AI帮助客户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并有效提升获客能力。
三是技术层面,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及SaaS运营能力,此前公司与工银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结合双方的产品优势,面向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医疗、政务等行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将通过在尚通科技大量客户群中迅速推广增值解决方案服务,以运用海量价值数据训练算法,优化人工智能学习模型,从而获得客户精准画像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进一步结合对金融行业客户融资产品的分析,实现在帮助中小企业客户提高融资能力的同时,也帮助金融行业客户提升获客能力,以打造更加健康的金融行业客户服务生态圈。
四是财务层面,尚通科技以往年度盈利情况良好,能帮助公司进一步优化经营性现金流状况,结合本次业绩承诺预期,将对公司的现金流和业绩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待收购完成,公司营收将快速释放。
“积极拓展SaaS是公司的战略,上市之后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标的,前前后后谈了20多家,经过五个多月的尽调审计,发现与尚通科技可以实现深度融合,这家公司之前在新三板挂牌,经营业绩稳健。”翟曙春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尚通科技这样的标的很难得,其自身业务发展良好且双方业务又具备很好的融合发展前景。正如公司在招股书中所述,公司计划有选择地寻求可能对我们现有业务产生互补或协同效应的收购及战略联盟,以巩固我们在行业中的市场领先地位并打入新市场。
据悉,此次收购资金涉及4.86亿元人民币,现金对价部分预计将动用IPO时的募集资金进行支付,收购完成后,通过尚通科技带来的正向现金流及公司自身业务的不断增长,公司仍将按计划正常开展IPO募集资金拟投资研发项目的实施。
“在培育公司成长性方面要持续积极布局。”翟曙春透露,接下来,要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企业级SaaS服务领域的布局发展。当然,新型产品尚未推广销售之前,研发是关键。
加大研发投入
以研发为主的企业,往往在某一时间段收入无法快速增长,要达到从0到100的突破,需等产品成型、获得市场认可并有认知度之后。
“未来五年募投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上市之后研发团队扩大一倍不止,为了节省办公用地成本,原计划购置研发中心也为了收购尚通科技暂时做出让步,这样对当期现金流压力较小,尽早扎实做业务要比买楼对公司和股东价值更大。”翟曙春。
同时,翟曙春强调,将进一步开发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支持的医疗IT解决方案,以科技驱动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技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纽科技研发开支同比增长91.4%至670万元,主要由于扩大研发团队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所致。
“研发本身是现在投入,未来产出。2016年,新纽(科技)切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研发两年后的2018年才产生第一笔收入,到今年则翻了两倍多。”翟曙春称。
据悉,2018年,新纽科技推出首个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该平台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海量脱敏诊疗数据的精准分析,有效帮助规范医生行为,从而实现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标。截至2020年末,国内已有90家医疗机构选择并实施新纽科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其中60%以上为三甲医院。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医生行医时主要通过依靠经验判断病情,故对客观依据及类似病案的辨别、分析、规范尤为重要。新纽科技为代表的这类医疗质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医院全景业务指标分类、统计与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警及医疗质量的可靠评价,从实践应用层面助力推进医疗行业信息、数字化赋能发展。
在翟曙春看来,当下,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要比医疗行业信息化程度更成熟,数千家企业为银行信息化做服务,竞争非常激烈,门槛高且进入之后黏性高。医疗行业则跟前几年的金融行业差不多,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疗还不完善,许多应用系统还处在搭建过程中,市场广阔,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事。
RPA是蓝海赛道?
“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而成的RPA产品,还有两三项专利准备提交申请,软件著作专利则有60多项。”翟曙春称,目前公司正在加紧对RPA平台企业级新功能的研发,希望能与大企业合作,快速把新的RPA成品推向市场,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何为RPA?简言之,就是可以模拟人类在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中的操作,利用和融合现有各项技术减少人为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任务,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机器人软件,如财务领域的银行企业对账、纳税申报,人力资源领域的简历筛选,制造领域的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场景。
根据Gartner调查表明,RPA是增速最快的软件市场之一,2018年-2019年增长超过60%,预计2021年全球RPA软件收入达到18.9亿美元,到2023年底,预计全球90%的大型组织将采用某种形式的RPA。
而受益于国内人口红利的消退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提前,RPA这片蓝海市场高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预计在2021年RPA市场规模将达到38亿元。目前,RPA产品在国内市场整体渗透率较低,在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相对渗透率较高,大约为5%~10%。
目前来看,国内RPA市场玩家主要可分为RPA厂商、AI厂商、云计算厂商及金融科技厂商,各类型玩家因其擅长领域不同具备不同优势,原生RPA厂商专注RPA产品技术,产品成熟度较高,在通用性和稳定性上表现较好,AI厂商一般具有更强的AI赋能,云计算厂商和金融科技厂商的产品多用于其所在的垂直领域(如电商和金融)。
根据灼识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新纽科技在超2500名中国金融机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前100,是前十家商业化RPA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唯一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提供商。
“新纽(科技)在RAP行业应用赛道走得靠前,有一个研发小组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迭代产品。”翟曙春称,如果桌面级RAP成品大量销售,会有批量用户,届时会延伸到金融、医疗之外的行业中去,毛利率会大幅提升。
一场两个多小时的对话,翟曙春几乎三句话不离技术和研发。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离开东华软件的五年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新纽科技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这一次,他直言,新纽科技要成为一家以软件驱动,以新型技术产品为导向的科技公司,不急于求成,做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
(编辑 崔漫 乔川川)
汇金科技拟59亿“全控”尚通科技 标的去年营收降七成
来源:长江商报
汇金科技拟5.9亿“全控”尚通科技 标的去年营收下降七成获逾4倍溢价
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热度不减。汇金科技(300561.SZ)也将上市以来首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确定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江西尚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37839.OC,以下简称“尚通科技”)。
据了解,此次汇金科技拟作价5.94亿元,以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尚通科技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4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交易中尚通科技100%股权相较于其2018年末净资产而言增值率高达403%。然而,近两年来尚通科技盈利能力并不稳定。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减少70.57%,净利润5273.74万,同比增长129.84%。
汇金科技也寄希望于借助此次重组扭转业绩颓势。业绩快报显示,去年汇金科技净利润大降67.34%至2603.75万,今年一季度盈利水平仍未有明显提升。
拟5.94亿收购尚通科技100%股权
4月22日晚间,汇金科技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向彭澎、肖毅等14名股东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尚通科技100%股权。
本次交易金额暂定为5.94亿元,上市公司拟以股份支付的比例为60%,以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的比例为10%,以现金支付的比例为30%。
同时,汇金科技还拟向不超过5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21450万元,将用于收购标的公司的现金对价、本次交易的相关税费及中介机构费用,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汇金科技上市两年多以来首次进行资产重组,且尚通科技为新三板挂牌公司。
据了解,尚通科技成立于2009年,2016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是国内较早从事托管呼叫中心业务的企业,主要为企业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及通信解决方案。彭澎、肖毅合计控制尚通科技70.87%股权,为标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财务数据显示,尚通科技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综合交易预案及标的近年年报,2016年至2018年,尚通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4亿、9.18亿、2.7亿,同比增长683.74%、51.94%、-70.57%;净利润分别为2059.88万、2294.53万、5273.74万,同比增长17.3%、11.39%、129.84%。
此前,尚通科技曾表示去年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2018年公司业务结构调整综合毛利率上升,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1.10%上升到40.33%;2018年投资收益增加,主要为处置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
截至2018年末,尚通科技资产总额2.13亿元,负债总额0.9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8亿元。以此计算,本次交易中尚通科技100%股权增值率达到403%,这也意味着交易完成后汇金科技合并资产负债表将产生较大金额的商誉。
去年净利润大幅下降近七成
资料显示,汇金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的专业型企业,面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2016年11月在深市创业板挂牌上市。
不过,上市次年,汇金科技就陷入主业下滑的局面。2016年和2017年,汇金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8亿、2.42亿,同比增长28.09%、10.99%;净利润分别为7886.15万、7972.47万,同比增长11.11%、1.09%;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530.03万、5818.86万,同比增长18.39%、-22.72%。
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汇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06%;营业利润2240.5万元,同比减少73.68%;利润总额2228万元,同比减少7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3.75万元,同比减少67.34%。
截至2018年末,汇金科技总资产7.65亿元,较报告期初减少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84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0.52%。
对此,汇金科技称主要系公司积极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展新业务,但新产品、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益,且市场竞争加剧,综合毛利率下降,加之研发及管理费用相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所致。
而公司今年以来的盈利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增长-10.51%至15.81%。上年同期为盈利949.83万,同比减少52.62%。
对于上市以来的首度重组,汇金科技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以注入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公司在金融科技业务的产品线,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同时,通过利用尚通科技在通信领域的客户资源,汇金科技得以进一步拓展自身技术产品的服务领域,积极开拓非金融领域市场。
相关问答
武汉万达办公室——你想拥有五星级的办公体验吗效果图
江西尚通科技万达广场办公室效果图源—西宁万达甲级写字楼矿业办公室效果图工装这个办公室得像家你信吗?效果图五星级大酒店大厅效果图五星级酒店厨房片效...
